关闭
证书查询
查询
身份证号:
证书编号:
登录 关闭
用户名
密   码
登录
注册
注册 关闭
 
个人 企业 艺术人才 特殊群众
用户名
密   码
确认密码
注册
登录
国华人才测评技术研究院欢迎您。今天是:2024年05月06日
微信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热门关键字:
人才教育 人才测评 在线考试 档案管理 下载中心 网络学院 人事代理 教材 合作 人才招聘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人社部信息中心主任贾怀斌谈“互联网+人社”2020行动计划
0
发布时间:2016-12-05 09:06:43 浏览数:1445   作者:     来源:

人社部信息中心主任贾怀斌谈“互联网+人社”2020行动计划

 

    主持人:感谢您参加在线访谈!近日,人社部印发了《“互联网+人社”2020行动计划》。请您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行动计划》出台的有关背景。

    贾怀斌: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布实施了“互联网+”、大数据发展战略,今年又出台了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指导意见及试点实施方案,明确了“互联网+”在政务服务方面的安排部署。李克强总理9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特别强调“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关键之举,要以政府自身改革更大程度利企便民。“互联网+人社”就是人社系统响应党中央、国务院这一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作为重要的民生部门,必须紧抓“互联网+”的战略机遇,挖掘全系统的资源优势,顺势而上,加快创新发展,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人社信息化经历“十二五”全面发展,初步建成覆盖各项业务的“大系统”、涵盖各类人员全生命周期的“大数据”、支撑各项应用的基础设施“大平台”,近10亿的社保卡进一步强化了发展基础,也极大地提升了人社部门的管理服务水平。然而,随着人社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网络日益走进百姓生活的背景下,广大群众对公共服务也提出了越来越多地诉求,他们渴望人社部门能够提供更加便捷、舒心的服务。“互联网+人社”就是人社系统顺应群众期盼,实现人社信息化转型升级的行动纲领。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思维,在人社信息化工作中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更加注重开放共享,在推进人社工作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中创新发展。

    近年来,许多地区人社部门积极开展基层网点服务创新,主动探索网上经办、移动应用、电话咨询、自助终端等线上服务,初步构建了“+互联网”的人社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也为推动人社工作与互联网创新理念、创新模式、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实现从“+互联网”到“互联网+”的飞跃,积累了实践经验。一些省份还先行制定了本地区的“互联网+人社”行动计划,在“互联网+人社”的路上迈出了探索的步伐。但是也要看到,“互联网+人社”面临着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不够、数据开放共享不足、服务创新能力不强、政策制度不相适应等挑战。为此,在广泛征求各地人社部门、行业专家及相关企业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人社信息化工作实际和地方实践经验,我们制定了这样一个《行动计划》,目的就是为了形成统一规划、稳步实施的推进格局,避免出现一哄而上、各自为战、相互分割的局面,推动“互联网+人社”健康有序发展。

    主持人:《行动计划》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贾怀斌:《行动计划》的基本思路是“聚能发力”“开放融合”“引领创新”。具体地讲,就是要汇聚整合人社领域及其他政府部门、社会的优质资源,形成推动“互联网+人社”发展的“势能”,并调动人社系统、社会公众及创业者等方面的积极性作为发展的“动能”,针对群众办事的难点痛点问题,持续精准发力,让更多创新成果更好地造福人民;开放共享人社领域的服务资源、数据资源和基础设施资源,在人社系统内部形成线上线下衔接、全国协同联动的工作新形态,促进业务与技术的融合,优化管理服务模式,并向社会借力、向市场赋能,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的巨大潜力,形成推动人社事业进步的新动力;还要注重技术创新应用,加快业务创新与服务方式变革,引领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形成适应“互联网+人社”发展的政策保障环境。

    在此基础上,《行动计划》积极响应国家政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各项要求,确保各项建设成果与国家战略布局相衔接。比如,全国统一建设的社会保障卡持卡人员基础信息库、用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要与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对接,实现“一数一源”;依托社保卡及持卡库建设的个人身份认证平台,要实现“单点登录、全网通办”,并与国家统一建设的用户身份认证体系实现互联互通;“人社信用体系”将全面对接国家信用体系,实现信用信息互通、评价规则互认,等等。

    主持人:《行动计划》包括哪几部分,主要行动有哪些?

    贾怀斌:《行动计划》分为总体要求、工作任务、保障措施、组织实施4个部分。本着“以人为本、融合创新、开放共享、安全有序”4项原则,深度挖掘人社工作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潜力,开创管理服务的新模式,打造开放包容的新形态,形成推动人社事业进步的新动力,并按照试点示范、逐步推广的模式分阶段推进“互联网+人社”建设。在任务安排上,我们把“互联网+人社”行动划分为基础能力提升、管理服务创新、社会协作发展3类子行动,提出了48项行动主题,将从三个层次开展行动,即通过推动业务上网,改善服务体验,提升人社部门面向群众的直接服务能力;通过推动资源共享,向社会借力,促进民生服务衔接,提升政府部门的间接服务能力;通过推动数据开放和服务开放,向市场赋能,激发社会创新能力,鼓励发展更加多元的民生服务。

    《行动计划》在保障措施及组织实施方面,要求各级人社部门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积极探索适应“互联网+人社”发展要求的政策制度,确保行动计划实施成效。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形成资金保障机制。加强人社部门与政府其他部门、社会各方面的沟通协调,使各项行动计划有效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建立适应“互联网+人社”要求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行动计划》有48个行动主题,请介绍一下这48个行动主题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在推动人社事业创新发展中起到哪些作用。

    贾怀斌:我们在《行动计划》中列举了48个相对成熟、易于见效的行动主题,主要目的是引导各地先行启动,起到示范引领的效果,同时也是为基层创新和社会创新预留广阔空间。

    “基础能力提升行动”所对应的8个行动主题,主要是结合人社信息化发展方向,整合人社系统内部的基础资源,搭建起共享数据与共用服务的支撑平台,构筑“互联网+人社”发展的创新能力体系。比如,“人社档案袋”,就是要汇聚整合人社部门及社会的数据资源,形成人社大数据的采集汇聚机制,为每位服务对象绘制一张大数据“拼图”,帮助人社部门感知民心、预判诉求,让人社服务更加“聪明”;“支付结算”,将充分发挥社保卡普遍加载金融功能的优势,强化社保卡的银行账户功能,支持各类缴费、费用结算和待遇享受应用,扩展社保卡的线上服务能力。

    “管理服务创新行动”所对应的28个行动主题,主要是针对人社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提出就业、社保、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领域的业务新形态。比如,“公共信息服务”,依托统一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参保缴费、职业培训、调解仲裁等事务的网上办理,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待遇资格认证”,将逐步改变传统的单纯依靠现场认证的方式,利用旅行、就业、医疗、消费等生活轨迹信息,就能够判断待遇享受人员的就业状况、健康程度与生活质量,辅助认定就业扶持、社会保险、培训创业等政策待遇的享受资格;“网上参保证明”将按规定支持相关部门及社会机构联网核验参保状态情况,打通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减少群众在购房、贷款、子女就学等方面提供参保缴费证明的要求。

    “社会协作发展行动”所对应的12个行动主题,则是明确人社部门将向社会借力、向市场赋能,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推动人社服务乃至民生服务的创新发展。比如,“就医一卡通”,开放社保卡应用接口,与医疗机构以及相关的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实现服务对接,为持卡人提供挂号、就诊、取药、化验、住院等全程就医服务,将有效化解就医“挂号难”“排队难”等问题;“支付结算能力输出”,开放社保卡支付结算接口,支持与各类社会支付渠道的应用集成。这些都是与老百姓息息相关,并经过“互联网+”创新发展后形成的服务能力。

    主持人:推进“互联网+人社”行动,人社系统具有哪些基础和优势?

    贾怀斌:互联网的本质,就是连接一切,消除距离与信息垄断,并由此冲击一切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业务模式。连接的实现需要介质,而价值体现在连接产生的数据。我们已经拥有了这两个很重要的抓手:一个是社保卡,持卡人员规模即将突破10亿,社保卡应用的范围在不断拓展,使人社服务网络快速延展到人民群众经济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2017年底将基本实现跨业务、跨地域的一卡通用,这是我们迈向“互联网+”的重要物质基础。另一个是数据,我们管理的数据资源数以十亿计,涵盖城乡劳动者以及儿童、学生、老人等各类管理服务对象,贯穿每个人的生命全过程,内容包罗就业、技能、收入、社保、劳动合同、就医等各个方面,是名副其实的大数据。将这些鲜活的数据串接起来、应用起来,就能发现群众需求,解决痛点问题,创新业务服务模式,发挥人社大数据“金山银库”的效应。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云计算在人社领域的应用,构建人社“行业云”,适应对数千万甚至上亿人员数据的集中管理的需要;要推动大数据技术在人社领域的深度应用,为融合创新提供更有力支撑。发挥社保卡和大数据两大优势资源,还要充分结合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性、便利性,把这些要素融合在一起,产生更大的化学反应,也让我们的行动计划得到人民群众的更大支持。

    主持人:网友们十分关心信息安全问题,在推进“互联网+人社”行动中,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有什么考虑?

    贾怀斌:网络信息安全,既需要国家法律层面的保障,也离不开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在国家法律层面,11月7日,我国首部《网络安全法》获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将于明年6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进入全新阶段,特别是其在网络数据和网络信息安全上严格的保护性规定,使“互联网+人社”有了国家法律层面的保障。在安全建设方面,我们将加快制定多项信息技术标准,规范接入接口,确保各系统、各应用的有序对接和安全接入,这些已在《行动计划》中提出了明确要求。下一步,还将加快人社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按照国家密码管理政策加强密码保护,推进全网全域的安全监控。建立数据分类应用、分级保护机制,外部机构接入安全审查、验证机制,以及网上服务用户身份认证机制,切实保障信息安全和保护个人隐私。

    主持人:为更好地贯彻落实《行动计划》,下一步工作安排是怎样的?

    贾怀斌:《行动计划》发布后,我们将按照计划要求,稳步推进,加快落实各项发展任务。近期看,我们重点推动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广泛发动,调动各方参与行动的积极性。通过多种形式在人社系统内,以及社会各界宣传“互联网+人社”的理念,调动各级人社部门及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共同参与行动计划。二是继续完善制度机制,优化发展环境。探索电子数据、电子签章的使用机制,完善社保卡发行和使用制度,制定人社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与使用管理制度等,为行动计划的落地创造条件。三是夯实信息化基础,提升技术保障。推进人社信息系统省级集中,构建全国一体化的“人社云”,加快信息网络向基层延伸,制定基础信息库、云平台、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等方面的信息技术标准,为行动计划的开展提供支撑。四是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部级主要负责规划指导、标准制定、经验总结和推广实施,统筹安排全国性重点建设任务;各省级人社部门结合本地实际,组织落实各项行动计划,并充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进一步拓展行动主题。五是加强资源调配,推动联合创新。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渠道,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探索政府和社会力量合作机制,利用政府采购、服务外包、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社会众包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互联网+人社”行动,进一步拓展经费保障渠道。

    借此机会,我们也向各级人社部门、社会机构、广大群众发出呼吁,邀请大家积极参与“互联网+人社”行动,为实施行动计划多做贡献,为创新发展多谋良策。

  • 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支付方式 | 微博
  •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03407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02376
  • 京ICP备17030929号-2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0481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
    国作登字-2017-F-00362601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总局商标局
    商标注册证第277961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