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证书查询
查询
身份证号:
证书编号:
登录 关闭
用户名
密   码
登录
注册
注册 关闭
 
个人 企业 艺术人才 特殊群众
用户名
密   码
确认密码
注册
登录
国华人才测评技术研究院欢迎您。今天是:2024年04月29日
微信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热门关键字:
人才教育 人才测评 在线考试 档案管理 下载中心 网络学院 人事代理 教材 合作 人才招聘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孙宝树在中国职协五届五次会长会议上的讲话
0
发布时间:2016-05-06 14:18:43 浏览数:2883   作者:     来源:

孙宝树

2016年1月22日

 

同志们:

这次中国职协五届次会长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部署,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2016任务关于今年部里职业能力建设和中国职协的重点工作,一会,张立新司长和陈秘书长将作具体部署。借此机会,我想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结合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背景显著特点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当前最热的话题之一。2014年9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天津达沃斯论坛演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引擎”。国务院设立400亿元的“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助力创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详细阐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意义和重大举措举办了首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激发创新创业活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依靠改革创新加快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截至目前,全国上下掀起一轮创业创新浪潮。之所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际中央领导同志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经济发展规律密切相关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律有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依靠自然资源的扩张阶段。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土地的扩张、能源矿藏的开发。但是,这样一个时代不可能永远维持一旦再无多余的土地可以开垦,资源变得稀缺,产出收益必将递减经济发展必须寻求新的增长第二阶段依靠资本积累的增长阶段资本投资基础上生的工业革命,加速创立发展了一大批重要产业,同时,提升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产品产量,克服了资源能源收益递减的影响,使得资本积累和新技术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支配性力量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极大提升和资本的快速增加。但是,如果资本存量的增加快于劳动力的增加,如果没有技术变革,资本收益将递减社会生活水平也将停滞不前,必须继续寻求新的增长要素。第三个阶段依靠技术变革创新发展阶段。生产过程的变革新产品新服务的引进提高了资本生产率,抵消了利润率下降的趋势。在投入既定的条件下,技术变革创新能使产出增加,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当前发达国家着手努力进入这一阶段。2013年4月,德国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提出德国工业4.0的愿景,现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由默克尔代言,把这一概念迅速推向全球。美国提出“智慧的星球”理念,全力打造物联网。日本机器人作为工业4.0的切入点,制定《机器人新战略》,提出要“引领世界机器人革命”成为全球机器人的创新基地。

国经济正处于第二阶段末期,工业2.0和工业3.0并存,依靠资本积累、资本投资的潜力已越来越小。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启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大门,就必须为经济增长引擎“换挡”,不仅要在工业3.0基础上迈向4.0,同时还要补2.0方面的课,把经济发展的驱动力转到技术创新上通过建立人工智能系统,满足人们对多元化、个性化产品的追求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顺应新常态、重塑新动力培育新要素实现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

二是与当前经济形势密切相关从国际环境看,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间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复苏动力不足,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关系影响加重,不确定因素增多,推动增长、增加就业、调整结构成为国际社会共识。与此同时,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而来。信息、能源、材料、医药、环保等领域的技术不断取得激动人心的突破,催生了新的制造模式和商业模式,其中蕴含的诸多革命性变化,将对国家竞争力和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我国只有顺应这一潮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扎实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抢占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从国内看,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但经济规模大而不强、经济增长快而不优也是不争的事实,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企业效益下滑,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可以说,处于“三期叠加”阶段的中国经济到了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如何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补短板,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本届政府面临的严峻挑战。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认真总结国内外发展实践经验的正确选择是应对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保持中高速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必由之路

三是与促进就业增加人民福祉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伊始,就向全国人民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克强总理强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富起来,让更多的人实现人生价值。这有助于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也会让更多的年轻人,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有更多的上升通道”

稳定和扩大就业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预计765万人,归国留学人员总数40万。如此众多的毕业生“找工作”,是一个难题国家正竭尽所能发挥千千万万群众智慧,最大限度激发人的创造活力,吸引和激励更多人投身创业创新,让人们在创业创新中创造物质财富,实现精神追求和人生价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大幅增加有效供给,增强微观经济活力,加速新兴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给年轻人一个追梦的机会。2014年,我国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大幅超额完成政府工作报告制定的就业目标。2015年前三季度新增就业1066万人,提前完成全年1000万人以上的计划目标2015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9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5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3%。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

创业创新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召唤。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就是不断激发人民群众创造活力的历程。改革开放之初,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包干到户”试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不仅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也使得大量农民走上自发创业路,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创业潮,涌现了美的、格兰仕、碧桂园乡镇企业,诞生了一批农民创业者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小平南巡讲话兴起“下海潮”,知识分子、机关干部国企员工群体中都有人下海经商创业,涌现了联想、万科、万通业界巨头成就了柳传志、王石、冯仑这样的企业家,诞生了一批精英创业。本世纪初,互联网产业蓬勃兴起,涌现了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中国互联网企业的领头羊,成就了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等业界楷模,诞生了一批IT创业。当前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次全民创业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是创业主体小众变为大众。前三次创业浪潮,创业主体基本集中在某一类人群,不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是体制内人员或是IT从业者,属于小众创业。而次创业浪潮,创业主体不再局限于某类人而是涵盖了几乎所人群,既有国际金融危机催生的“海归”回国创业,也有体制内精英离职创业;既有政府多策并举重点推进的大学生创业,也有政府大力扶持的返乡农民工、转岗失业人员创业,创业主体可谓百花齐放,是一次典型大众创业。

二是创业阶层精英变为草根。前三次创业浪潮,限于经济条件和产业结构,创业者基本都是各类人群中掌握一定资源的精英人士,几乎没有草根去尝试创业、成功创业。而次创业浪潮,不再专属于精英人士。无论身份、地位、职业、年龄、性别,只要有想法、有能力都可以创业人人都有机会跨越屏障,实现人生梦想,创业阶层可谓大大拓展因为众多草根对普通消费者更加了解,更能够创出新的产品,成为创业浪潮的主角

三是创业领域单一变为多元。前三次创业浪潮,创业领域具有明显的单一性如第一次创业浪潮集中在工业加工领域,第二次创业浪潮集中在计算机房地产领域,第三次创业浪潮集中在互联网领域。而次创业浪潮,创业领域涵盖科技、工业、信息、生物、教育、服务等所有行业,涌现出许多新型创业孵化平台,培育了多种各具特色的新型孵化器,创业领域可谓层出不穷,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

四是创业核心要素驱动变为创新驱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主要依靠资源驱动、投资拉动、出口带动实现高速增长,也就是说,前三次创业浪潮主要依靠的是要素驱动。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资源负载过重,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和出口红利大为减弱,以政府投资拉动增长的空间也越来越小。次创业浪潮,核心是创新驱动通过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催生新的商业模式管理机制,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潜能和创业激情,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优势条件重点任务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经济新常态下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应有之义,是创新发展的关键举措。当前,我国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着以下优势条件

一是简政放权使创业创新的门槛更低、成本本届政府成立以来,已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事项700余项,取消100余项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取消200余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部取消,提前两年多完成减少1/3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特别是商事制度改革,各级政府从企业登记、风险投资、融资税收等方面出台了鼓励优惠政策,为创业创新“松绑”,简化了程序,缩短了时间,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创业通道更加顺畅,小微企业有了更多发展空间,新增市场主体呈井喷式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292.5万户,同比上升14.23%,平均每天新注册企业1.06万户。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1065.5万户,同比增长15.8%。

二是移动互联使创业创新的平台更广、速度更快我国是网络大国,现有6.7亿网民、413万多家网站网络已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融入人民生活。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使劳动者、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结合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互联网+”和大数据催生了无数的商业机会和盈利空间,不仅衍生了诸网店、网游、社交网站等新兴行业,而且通过与传统行业的融合,给传统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运营模式和拓展空间作为发展的跳板,互联网把那些有梦想、有意愿、有能力的人吸引至财富创造体系中,使各类人群都找到“用其智、得其利、创其富”的机会,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浩浩荡荡的实践活动中国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2015,中国网络零售额达4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仅十一天猫成交912.17亿元,移动端交易额占68%

三是经济增长使创业创新的基础更实、群体更大“十二五”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占全球经济比重将近15%,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25%,人均国民总收入位次不断提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增长步伐加快,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1.4%,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为创业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当前,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持续迸发,参与创业创新的人既包括科技工作者和大学毕业生,包括普通农民、家庭妇女、退役军人、失业人员和残障人士,创业创新的群体更加庞大,蕴藏在9亿劳动力、7000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的无穷创意被激发

在看到优势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晰地认识到,目前,我国创业创新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创业创新培训体系还不健全,善于创、勇于创业的能力不足,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尚未形成。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存在“中梗阻”问题,也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必须着眼长远,聚焦聚力,完成好以下任务

要提升创业创新意识和能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日前发布的2015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瑞士、英国、瑞典、荷兰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具创新力的5个国家,中国排第29位,与去年持平。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曾指出,伴随着中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缺乏自主创新将成为发展瓶颈。调查显示,全球100名最具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公司当中,美国有45个,而中国没有世界一流科学家,我国仅有100多人,占世界的4.1%,而美国占到42%。和发达国家相比,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还有很大差距为此,克强总理指出,要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让自主发展的精神在全体人民中蔚然成风。要增加基础研究的投入,注重高价值高影响力的研发,建立完善的创新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创业者创业创新能力,让每个有创业愿望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

完善有利于创业创新的政策措施和服务模式。前,地方政府、企业习惯于投资驱动,政府过多忙于分配资金和管理项目,企业依然依靠要素成本生存发展,科研经费多头管理花钱不少,但低水平重复。激励创新的政策法规还不完善,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较为普遍。为此,政府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有利于人才集聚、创业创新的政策环境,研究制定各项扶持优惠政策,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加快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制度环境,形成一套完整的优惠政策和公共服务体系。各人民团体要积极关心和支持创业创新工作,有效集成创业服务资源,提供全链条增值服务,共同助力创业者茁壮成长。广大企业和投资机构要主动为创业者提供个性化、多元化指导和帮助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促进传统产业改革升级和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发展。

营造良好创业创新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取向长期以来,社会缺乏创业创新行为激励缺乏创业创新失败宽容,是影响创业创新的重要文化因素。为此,全社会都要积极倡导创业创新文化思维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敢为人先、敢于冒尖、风险的创新自信,大力培育创客文化,将奇思妙想、创新创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业活动使创业创新成为全社会的一种价值导向、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代气息,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业创新愿望得到鼓励、行动得到支持、成果得到尊重。各类媒体要加强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报道一批创业创新先进事迹,树立一批创业创新典型人物,加速形成人人崇尚创业创新、人人希望创业创新、人人皆可创业创新的社会氛围,营造优良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正在蓬勃涌动,随着政策措施的落实和改革力度的加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将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新常态”。

三、努力做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工作

当今世界,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建设者,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者,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者,技术技能的重要传承者,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就业,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日前,人社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创业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创业培训的工作思路和目标。所有这些,都为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大幅度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找准职业培训事业的定位,切实增强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面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在培养对象上面向全体。提升全体劳动者素质、促进全体劳动者成才是职业培训的目标和宗旨。任何从事职业培训的机构和人员,都不能把创业创新培训狭隘地理解为只是针对科技人员和学生,尤其是大学毕业生的单独“处方”,而应创业创新培训作为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的根本任务为劳动者终身培训、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使其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岗位都能善于思考、勇于开拓、乐于尝试,形成规模宏大、类型齐全、层次各异的创业创新人才队伍,为经济提质增效、保障和改善民生贡献力量

在培训内容上面向全程。创业创新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也不是教学培训体系和学规划之外的独立环节。从某种程度上讲,整个教育、培养和培训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促进就业、不断推动创新的过程。创业创新培训要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个人扎实的知识储备、深厚的综合素养和精湛的技术技能是创业创新能力孕育和产生的重要基础。加强创业创新培训,需要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将创业创新实践环节的强化、教师创业创新教学能力的提升、创业创新文化的营造等内容纳入培训全过程。加强创业培训课程开发编制创业培训大纲和技术标准,构建多层次、模块化的创业培训课程体系,激发创业愿望,又培训专业知识;既帮扶指导创业,又培育企业家精神着力增强创业者敢于梦想、勇于突破、脚踏实地、勤勉践行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在培训目标上面向育人。以人为核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创业创新培训最根本的价值体现。没有高质量的创业创新培训,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人才。劳动者如果缺少专业能力与基本素质,仅凭一腔热血盲目创业创新很有可能出现“全民炼钢,尽是废铁”的悲剧。办好创业创新培训适应劳动者需求,紧紧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任务,遵循人才培养和成长规律,改革技能训练和职业培训体系,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协同,更加主动适应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形成需求导向的专业结构和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切实推动“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要求对接”,真正让劳动者具备完备的创业创新素质和能力

在培训规划上面向未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全球竞争演变的历史证明,如果没有为了“明天”的人才储备,则注定了“明天”的国家失落。开展创业创新培训,必须面向未来,不能短视。要摒弃急功近利思想,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和措施,切实将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当前需求与培育国家创新体系的未来生力军相结合,把握创业创新精髓,充分发挥职业培训传承与创新功能,解决创新精神和能力不足的问题,播撒创业创新的种子,厚激发创业创新灵感的土壤。要花心思、下功夫、干实事,吸引社会资源持续投入,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强化创业创新实践,搭建实习实训平台,办好各级各类创业创新竞赛,更好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四、充分发挥职协系统在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职协系统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意义,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一)弘扬创新精神,推动职协事业取得突破。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面对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过去行之有效的做法,现在未必有效,过去难以施行的做法,现在却势在必行。改革创新是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勇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紧解决制约协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关键问题。比如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凝聚力,不断扩大会员队伍加强专业委员会建设,加大关于创业创新的理论研究力度开发有利于创业创新的培训项目,当好行政机关的参谋助手。

(二)把握规律特点,提升职协工作科学化水平社团工作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按规律办事,工作才能得法,才能事半功倍。应当说,20多年来,职协系统在工作方面形成了许多好传统、好做法、好经验。这些好传统、好做法、好经验,蕴涵着许多规律性的东西,应当认真总结、很好运用,使之发扬光大。要善于借鉴其他工作领域好的经验,善于借鉴国外社团组织的有益做法,消化吸收、为我所用。比如,职协今年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召开第六届理事会暨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职协新一届领导机构。大家一定要把大会筹备好,把大会开好,注重从政策层面化解一些长期积累的问题,从制度机制上破解一些反复出现的问题,使职协系统的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打造风清气正的环境氛围。推动职协系统事业发展,必须把“三严三实”贯彻到工作各方面。履行职责职能要严,加强自身建设要严,遵守纪律规矩要严真抓实干,认真落实每项工作,防止降格以求、放松要求。比如关于协会证书问题,我已在多个场合讲过,核心思想就是要严格管理尤其是在政府简政放权职业资格改革的大环境下,在部指导中心等单位取消有关证书的客观情况下,无论是审批、培训、考核、考评环节,还是发证、监督、检查环节都要严上加严。只有这样,才能防范风险,也才能提高职协培训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各位副会长、同志们,自2011年6月换届以来,中国职协第五届理事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抓住技能人才培养、技工院校改革和企业职工培训创新等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得到了成员单位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认可。前不久,中国职协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成绩的取得是与各位副会长、常务理事以及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指导、支持和帮助密不可分的,在此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对职协工作多指导、多关心、多支持,帮助职协不断成长壮大,为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职业培训事业发展,为早日建成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再过十多天,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在此我代表中国职协给各位拜个早年,祝大家新春快乐,猴年吉祥!

谢谢大家。

  • 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支付方式 | 微博
  •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03407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02376
  • 京ICP备17030929号-2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0481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
    国作登字-2017-F-00362601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总局商标局
    商标注册证第277961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