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证书查询
查询
身份证号:
证书编号:
登录 关闭
用户名
密   码
登录
注册
注册 关闭
 
个人 企业 艺术人才 特殊群众
用户名
密   码
确认密码
注册
登录
国华人才测评技术研究院欢迎您。今天是:2025年01月03日
微信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热门关键字:
人才教育 人才测评 在线考试 档案管理 下载中心 网络学院 人事代理 教材 合作 人才招聘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做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任务-----新时代文明实践国华人才测评研究院首席专家毕结礼
0
发布时间:2022-11-22 21:06:05 浏览数:10130   作者:国华研究院     来源:

学习贯彻好二十大精神,实施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做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这篇时代发展的新文章。

技能振兴战略,是新时代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真正实施好人才强国战略,就必须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这也是落实二十大精神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在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时,必须充分认识国家新时代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时代价值。

第一、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新时代经济技术发展需求的强烈呼声,是学习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核心要点。

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在国家经济技术发展中具有基础性、重大战略性支撑作用。当前,国家正在推动技能型国家建设和技能型中国技能发展战略。这是我国新时代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我们学习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值得关注的重点内容。在二十大召开前期,国家就开始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大布局,发布了两个重要文件:一个是今年51日开始实施的新版《职业教育法》,一个是今年107日中办和国力颁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这是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法律保障和制度政策支撑,是二十大精神的精髓所在,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的重大战略性布局。在二十大召开前期,新版职教法和“两办”文件发布实施,可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在中国式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战略价值,其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因此,我们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必须从国家新时代经济技术建设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去实施。

1669123241123281.png

1669123251101563.png

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在国家经济技术发展中具有基础性、重大战略性支撑作用。当前,国家正在推动技能型国家建设和技能型中国技能发展战略。这是我国新时代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我们学习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值得关注的重点内容。在二十大召开前期,国家就开始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大布局,发布了两个重要文件:一个是今年51日开始实施的新版《职业教育法》,一个是今年107日中办和国力颁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这是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法律保障和制度政策支撑,是二十大精神的精髓所在,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的重大战略性布局。在二十大召开前期,新版职教法和“两办”文件发布实施,可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在中国式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战略价值,其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因此,我们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必须从国家新时代经济技术建设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去实施。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国家人才队伍建设的中长期规划中,第一次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同其他六支人才队伍建设并列,列为国家六支队伍建设之中(包括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等六支队伍)。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还特别突出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指出: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国家为了落实好这个人才发展规划,于2010526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二次人才工作会议,进一步强化人才强国发展战略。把技能振兴战略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彰显了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发展的社会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后,尤其是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人才建设工作,于2019年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会议名称定为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值得关注的是,会议名称的变化,证明了党和国家对人才队伍建设重视的高度,再次提升。第三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党和国家也更加重视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把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新时代发展的政治责任,成为党的工作的第一要务,列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二是把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新时代经济技术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实施了中国技能型国家战略行动,以技能人才发展的高质量,加快推进技能型中国建设。由此可见,技能人才的时代发展价值,在国家新时代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不仅不可或缺,而且是十分重要。切记,没有强大的高水平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就不可能实现人才强国战略。这也正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所在。党的二十大,国家再次强化人才强国战略,把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时,必须高度重视。

第二、党和国家不断强化制度政策导向,推进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为了推动新时代高技能队伍建设,党和国家不仅从战略上高度重视,从战术上,也出重拳推进。分别从不同视角,出台关于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制度性文件(在此只是举例),以组合拳策略,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包括:

120172月,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指出了新时期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和目标任务,同时也指出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20191月,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改革方案的主题和目标,就是通过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创建适合技能人才类型化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拟在以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为基石,创建和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3202251日开始实施的新版《中华人民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家从法律的视觉,推进并确保职业教育尊重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实现科学发展、规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以增强服务技能人才就业的适应性,促进职业教育类型化和技能人才发展的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

4202210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这个“意见”,对学习理解二十大强调指出的人才是第一资源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对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值得引起人力资源工作者高度重视,把“意见”要求落到实处,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高水平发展。

在这里列举四个重大文件,足以说明新时代,特别是十九大、二十大党和国家在人才强国战略中,更加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更加凸显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在新时代国家经济技术建设过程中的社会价值和重要作用,以及支撑国家经济转型,技术更新和壮大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党和国家这么重视高技能队伍建设,密集并系列出台制度文件,不仅说明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和迫切,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在技能队伍建设进程中,还有一些卡点和堵点亟待解决破解。这些制度文件出台,其针对性是非常强的,旨在从宏观上解决破解“育用”脱节两张皮的陈旧问题,在政策制度体系建设的宏观层面上,实施系统化设计,一体化推进策略,促进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四个”文件的逻辑顺序和内容要点,充分证明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四个重要节点和多元化要素特征。即:一是,经济技术建设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导向,特别是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需求,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依据;二是,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高水平发展的基石和支撑;三是,通过法律保障,建立适应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需要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以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高水平发展;四是,强化技能人才队伍自身能力建设,建立“育用”结合,以用为主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新模式,激发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内生动力。这“四个文件”各成体系,则又互相支撑。国家针对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卡点堵点,开始重拳出击,打组合拳,以破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卡点堵点。实践证明,只有推进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制度体系的系统化设计,提升制度政策的综合效能,才能实施好人才强国战略目标任务,切记。

第三、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高水平发展,必须要强化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在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上做新文章。

没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就不可能有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高水平,这不仅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重要的实践话题。教育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性问题,职业教育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性问题。两种类型的教育各有特点,则又不能截然分离。在人才强国的战略任务中,其目的是相同的,也是一致的,即都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在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上,即在人才类型上,由于其所要从事的岗位和工作任务不同,则其需要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方法,会有明显的差异性或不同。为实施好人才高质量发展,必须尊重人才的能力特征和成长规律,做好不同人才类型和层次的个性化特征分折,提出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否则,人才队伍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就没有针对性。因此,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必须制定好技能人才培养方案,这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环节。否则,还是“育用”脱节,两张皮,切记。

那么,要实施好这个环节,需抓住抓好以下几个关键节点(供大家参考):

(一)必须首先科学定位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标准,并作为职业教育教学目标和标准设计的依据。这是职业教高质量发展的第一个工作环节。

培训目标定位导向,是技能人才高水平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前提条件。其“条件”要求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教学方案,必须依据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去设计,并将两者融合为一体,实现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标准,与其职业教育教学的目标和标准有效衔接。这是增强职业教育有效性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确保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个工作环节,切记。

(二)必须科学开发和选择适合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的教学内容,尊重“以用致学”的职业教育教学规律。这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二个工作环节。

培养什么人,是育人的标准导向。怎么培养人,是育人的教学内容导向,没有适合的教学内容,就不可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也不可能实现职业教育的类型化发展。所以,国家把教材改革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元素,作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元素,不断强化。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设计开发好适应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的教学内容,切记。

  (三)必须尊重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尊重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科学制定适应技能人才成长的教学模式,这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的第三个工作环节。

  只有尊重技能人才成长和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才能破解职业教育适应性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和堵点问题。这是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关注的焦点问题。可以说,没有职业教育教学的创新模式。就不可能创造职业教育的高质量。而创新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必须从旧的单一的教室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创建多元要素构成的一体化技能教学和训练模式。这个创新的教学模式设计,必须依据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基本原则,由多元要素融合构成,严格防止理实脱节扯皮现象。为此,建议把握好以下几个基本要点:

1用新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工学结合”的技能人才教学过程和方法。实施好教学设计工厂(场)化,技能教学岗位化教学设计原则,让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实现,特别是技能教学和技能训练。在教学场景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数字化技能技术,设计出适合技能人才培养教学的、虚拟现实相融合的元宇宙教学场景。

  2在课程设计和教材开发上,坚持好“致用以学”和“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并在课程设计和教材开发过程中,做好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前提。教学标准的开发,要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好。做到教学内容对技能人才专业教学的全覆盖,岗位技能培训提升的全覆盖。

二是,坚持以技能人才就业需求为导向,把服务好技能人才的就业需求,作为职业教育课程设计和教材开发的依据,做到教学内容要与技能人才的岗位工作素质要求相对接。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化特征,要突显课程和教材的技能特色。

三是,坚持灵活多样和与时俱进的课程设计和教材开发原则,以不断增强课程和教材适应技能人才的专业学习需求,以及岗位能力培训提升的需求。如果职业标准与实践需求发生矛盾时,要以实践需求为依据,特别是企业,要用高于国家职业标准的企业育人标准,开发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和教材,并能够做到,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支撑专业课教学和岗位能力提升培训。

  3在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上,要按照职业教育类型教育规律和特点,开发和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特点的教学方式,特别要在现代新技术应用方面下功夫。当前,尤其要用好数字化教学技术,以增强教学效果。

(四)必须制定好科学的评价方案

从教学的角度看,质量评价方案科学与否,主要看评价的效果,即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达成。从教学的角度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重点,主要包括:

一是教学方案设计是否符合技能人才培养标准要求,可视作教学“对标”评价;

二是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岗位的专业教学要求,可视作教学“课岗”衔接评价;

三是教学过程是否符合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可视作教学“策略”评价;

四是教学结果是否符合就业要求,可视作教学“效果”评价。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党的二十大提出来的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任务。高技能人才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文章。没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就没有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高水平。这是一篇大文章,要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做到常写常新,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才能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效的服务和支撑。

第四、是教学结果是否符合就业要求,可视作教学“效果”评价。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党的二十大提出来的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任务。高技能人才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文章。没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就没有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高水平。这是一篇大文章,要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做到常写常新,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才能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效的服务和支撑。

研究院二维码.jpg

  • 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支付方式 | 微博
  •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03407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02376
  • 京ICP备17030929号-2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0481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
    国作登字-2017-F-00362601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总局商标局
    商标注册证第27796137号